槟榔学院

也谈槟榔致癌----许启泰 国家药典委员会特聘专家、国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

发布时间:2016-05-21点击:1597次

 

2013年,有关咀嚼槟榔致癌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。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,已有槟榔可能致癌的报道,2003年8月,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(IARC) 的医学专家认为,常嚼食槟榔会造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,这是导致口腔癌病变的主因。该报告列举的一类致癌物有二百多种,包括咸鱼、烧烤食品、熏制食品、油炸食品、反复烧开的水、酒精饮料及咀嚼槟榔等。

槟榔是热带地区珍贵的药用植物,位列5大南药(槟榔、砂仁、益智、巴戟、沉香)之首。在海南,槟榔种植仅次于橡胶而居第二位,是东部、中部和南部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。当前对槟榔的利用主要有药用和食用两种方式。

槟榔的化学成分复杂,目前已检测到68种成分,槟榔原果的主要成分为31.1%的酚类,18.7%的多糖,15%鞣质,14.0%的脂肪,10.8%的粗纤维,9.9%的水分,3.0%的灰分和0.5%的生物碱。槟榔中的生物碱有6种,包括槟榔碱(areco line)、槟榔次碱(arcscaid ine)、去甲基槟榔碱(guavaco line)、去甲基槟榔次碱(gu avac ine)、 异去甲基槟榔次碱(isoguvac ine}和高槟榔碱(han oareco line)。

国内外学者对槟榔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等作了许多研究。认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(Oral submucous fibrosis,OSF)与咀嚼槟榔有一定的关系。OSF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渐进性张口受限的慢性疾病,其特征是口腔黏膜下固有层胶原堆积,黏膜弹性降低,WHO 将OSF 列入癌前状态。目前,对其可能致癌的原因可归纳为4方面:①槟榔粗纤维,咀嚼粗糙槟榔能引起口腔黏膜炎症、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、DNA损伤和恶变;②槟榔碱,可致口腔黏膜上皮癌变及口腔黏膜下结缔组织纤维化;③糖苷,槟榔中某种糖苷成分有致突变、致癌作用,可致口腔纤维化引起口腔癌;④铜,高含量铜对口腔黏膜下层纤维化相关的赖氨酸氧化酶有作用,可引发口腔组织中过多的胶原质积累。

海南、湖南及台湾等地嚼食槟榔的习惯不同, 槟榔的制作、 加工方法也不尽相同, 也正因为如此,槟榔对人体的各种生理活性作用还存在许多的争议。据报道,近年湖南咀嚼槟榔人群口腔癌有增加的趋势,而咀嚼槟榔历史更长、普及率更高的海南,其口腔癌发病率并没有高于其他省区,有着千年咀嚼槟榔传统的海南黎族、苗族人群的口腔癌发病率也不高。因此,有专家认为发病主要与槟榔食用方式有关,海南食用的是鲜槟榔,湖南多食用加工的槟榔干,两者可能存在成分上的差异。

槟榔是一种嗜好品,嚼食槟榔所产生的轻微兴奋感使许多人痴迷。嚼食槟榔能使人耳部和前额温度分别上升2℃和0.5℃,出现身体发热,面部红润,微微出汗等现象。认为嚼食槟榔能使人产生舒服、欣快感,并能提高人的耐力。槟榔在我国已食用1500多年,为黎族、苗族传统的迎宾敬客的佳果。目前,槟榔已成为仅次于尼古丁、乙醇和咖啡因的世界第四大嗜好物品。

槟榔作为传统中药,具有健胃消食、行气利水、杀虫泻下的功效。近年研究认为槟榔对阿尔茨海默病 (Alzheimer's disease,AD)即老年痴呆及抑郁症等有防治作用。槟榔在历版《中国药典》中均有收录,2010年版中国药典里含有槟榔的品种有225个,药典里记载槟榔没有致癌或毒性作用。2013年5月由中国中药协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召集的研讨会上,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多名权威专家指出,对槟榔致癌因素的关注是对的,但不应该过度恐惧。实际上与癌症相关的因素有很多,其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占很大比重,此外还有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心理因素等等。

在槟榔食品生产中,国家及有关部门重视槟榔食品的安全性及规范化生产,制定了槟榔的行业标准(NY/T 487 -2002)和食用槟榔的地方标准(DB43 /132–2004,DB46 / T 75 - 2007) ,为槟榔的食用安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。

槟榔是一个大产业,涉及到海南槟榔种植的百万农户和湖南槟榔加工数十万人就业,同时更要保证食用槟榔的安全。我国槟榔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,要注意3方面:一方面要加大科研力度,进一步阐明食用槟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,明确其不良成分和作用机制。二是在加工过程中规范生产工艺及添加剂的控制。三是对不良成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,或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将其剔除,开发出科技含量高的槟榔产品,让槟榔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,保证槟榔食用的安全。




分享到: 返回 上一个: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个:为什么槟榔嫩果在食用的时候要与裹有螺壳灰的荖叶一同食用